English

《三峡移民图》:浓缩移民壮举

1999-01-28 来源:光明日报 李吉君 我有话说

《三峡移民图》——许明康的这幅白描佳作,刚刚被评为全国第八届“群星奖”金奖。

三峡工程,是伟大时代的伟大创举,成败与否取决于涉及数省(市)的百万大移民,《三峡移民图》的立意正在于此。许明康,作为农民的儿子,他深知父老乡亲对“家”的情结是解不开的,他深谙“金窝银窝,不如自己的穷窝”的千年传承。看呐,生活在相对封闭状态下的老农,毅然犯忌,领着儿孙,抬着自己的棺材,开始了不回头的迁徙。眼看首期工程迫在眉睫,干部们担心满坡的果树一旦挂果,山民会更舍不得搬迁,只有忍痛下令把果树砍掉。这是山民的生命所系啊!有人扑上去,抱住曾经养命的大树。一名警察拦住同事:让这位兄弟再抱一抱他的命根子吧……困难虽多,但这不是湖广填四川的时代,也决不是大槐树下哭声的延续,他们终究会搬走的。欢送移民的大会上,山民们有生以来见到的最大的“大官”———县长,也来了。面对如此贫穷的“子民”,面对他们简单得令人心酸的家当,“父母官”哽咽了……

这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,在昨天发生,在今天继续,也在许明康手中入画。它,之所以能引人入胜,不仅仅凭着故事本身强烈的震撼力,《三峡移民图》感染力的由来,还在于作者独具匠心的构图布局、恰到好处的道具选取等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。

白描,作为中国画的一种形式,是一个较为单纯的画种,以其画面清淡为特色,宜表现较为轻松、简单的内容,多以横铺见长。要把三峡大移民这么重大的题材和复杂的内容浓缩在咫尺之间,是很需要一些胆魄和技艺的。

作者从十八描等传统技法中汲取营养,又不被传统所束缚,根据作品主题的需要,大胆采用锯齿状长线,形成节奏顿挫;直线、曲线巧妙搭配,黑、白、灰自然浓淡其间,增加线型的粗糙感和力度。同时,还应用现代绘画构成意识,特意使用两条装饰感很强的画筋,以黄金分割率的变异处理,垂直贯穿画面上下,极为巧妙地连贯了难以处理的多时空、多场景的画面布局,相互顾盼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。画面由此显得饱满,突出了移民队伍有序进行的动势,在清淡、朴素而又局限的白描中发掘出绘画艺术的有利因素,并有所发挥,变单纯为丰富,化平淡为神奇。

另外,为了强化视觉效果,画家以金黄绢料作底,着墨加曙红使之更黑;在采取有利于集中主体形象的竖式构图的同时,通过隐约可见的旋状画面,增强立体感,更容易使人联想到流动——大移民。从虚化的背景上,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土地,屈原的子孙。袍袖之中,实化的移民要走出千年的闭塞和贫穷,要像他们的祖先一样,凭大气热血,为国分忧,为国舍家。画中的诗魂呵护着移民的队伍,终于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。虚化的图影物化成人的精神。历史的沧桑感和现实的厚重感已经不言而喻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